Altium如何增加机械层

1

本文作者:xjtudll  发布于:2010-10-31  分类:技术心得  点击:

Altium的机械层(Mechanical),默认只有一层,想多加几层吧,发现与Protel99SE大不相同,折腾了半天,总算是搞定了。

增加机械层步骤如下(以英文版为例,中文版大同小异):


Word中如何定位

0

本文作者:xjtudll  发布于:2010-10-29  分类:技术心得  点击:

大家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触word文档,在使用编辑时基本上会遇到如下两个问题:1、我从目录中选择一个条目,跳入正文,现在想返回目录重新选择条目2、我修改了一个地方,在浏览了这篇文档一部分内容后,我突然又有了新的想法,需要修改它,现在需要回到那个位置

Word中如何删除多余空格

0

本文作者:xjtudll  发布于:2010-10-27  分类:技术心得  点击:

从网上copy的文章经常会出现多余的空格,手动删除的话工作量极大,如何方便的去除这些多余的空格呢?灵活运用word自带的查找和替换功能即可。1、删除中文汉字(非数字和字母)后的一个空格在【查找内容】栏填入:([!0-z\ ])\ 《==此处有一空格!!!

Word通配符全攻略

0

本文作者:xjtudll  发布于:2010-10-25  分类:技术心得  点击:

什么是WORD通配符?通配符是配合WORD查找、替换文档内容的有利武器。打开WORD,按Ctrl+F,点击“高级”,勾选“使用通配符”,再点击“特殊字符”,就看到以下通配符:……

常见ESD保护元件分类

1

本文作者:xjtudll  发布于:2010-10-13  分类:技术心得  点击:

一般而言,ESD保护元件的分类可以通过其保护策略与方向性来进行,主要包括压敏电阻[1]、聚合物和瞬态电压抑制器(TVS[2])等。在这几种保护元件中,压敏电阻在低电压时,呈现出高电阻,其中的每个小型二极管两端的电压都相当低,同时电流也相当小;而在较高电压时,其中的独立二极管开始导通,同时压敏电阻的电阻会下降。从图2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压敏电阻为双向保护元件。

ESD保护方法

0

本文作者:xjtudll  发布于:2010-10-11  分类:技术心得  点击:

为了给电子系统提供ESD保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着手。一种方法是在半导体芯片内建ESD保护架构。不过,日趋缩小的CMOS芯片已经越来越不足以承受进行内部2 kV等级的ESD保护所需要的面积。其次,也可以在物理电路设计方面下功夫,较敏感的电路元件应该尽量远离通孔或接缝处,如果可能的话,线缆连接器的接地应该要在系统信号引脚接触前先连接到系统的接地,通过这样的方式,线缆上所发生的放电事件就比较不会造成干扰或破坏。

TVS主要技术参数

0

本文作者:xjtudll  发布于:2010-10-8  分类:技术心得  点击:

1、最小击穿电压VBR和击穿电流IR

VBR:Reverse Break Down Voltage,反向击穿电压

IR:Reverse Current,击穿电流(有的datasheet上称为IT

VBR是TVS最小的击穿电压,在25℃时,低于这个电压TVS是不会产生雪崩的。当TVS流过规定的1mA电流( IR )时,加于TVS两极的电压为其最小击穿电压VBR 。按TVS的VBR与标准值的离散程度,可把VBR分为5%和10%两种。对于5%的VBR来说,VRWM =0.85VBR;对于10%的VBR来说,V RWM =0.81VBR

...

ESD及静电的特点

0

本文作者:xjtudll  发布于:2010-10-5  分类:技术心得  点击:

ESD是代表英文Electrostatic Discharge[1] 即“静电放电”的意思。ESD是本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以研究静电的产生与衰减、静电放电模型、静电放电效应如电流热(火花)效应(如静电引起的着火与爆炸)和电磁效应(如电磁干扰)等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对静电放电的电磁场效应如电磁干扰(EMI[2])及电磁兼容性(EMC[3])问题越来越重视。

PWM实现ADC和DAC

2

本文作者:xjtudll  发布于:2010-10-2  分类:技术心得  点击:

利用普通单片机的2个IO及一个运算放大器即可实现AD转换电路,而且很容易扩展成多通道。其占用资源少,成本低,AD转换精度可以达到8位甚至更高,因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Page 1 of 1 « 首页...«1»...尾页 »